|
楼主 |
发表于 2025-3-20 11: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厄厄,感觉脑子痒痒的,好像要长出来了)
大片小帮手确实恐怖
涡轮的话个人认为也只是补充能量1k射程打硬幅能的手段罢了,非大规模部署没有意义,大规模部署则有点浪费槽位了
关于束能长矛,个人看法如下:
多根束能长矛同时部署的场景实际上并不多,原版及光环本家的船内,50dp以上的载体才能做到同时拥有3个及以上的大能量槽位
至于vic的超载插件,属于跨mod范畴,不作讨论。特别个人认为此种叠叠乐通常没有过多的讨论价值,只需要五六个mod就能轻松造出同dp无敌的船体,不太适合作为强度讨论涉及的内容。
能同时拿出4个大能量槽位的船体,在原版及光环的船体中,dp最低的已经是典范这位60dp的重量级选手了,而使用如此高dp的舰船去应对较低等级的舰船,个人认为只要是使用正常思路完成的装配,结果都不会有太大区别。同时原版的船体中(没有光环是因为光环没有带盾的船),25dp及以上的船体已经可以达到裸容1w左右的水平,4矛齐射为1w3以上,算上目标分配给容量的装配点,一轮齐射也可以打至满幅能,同时也会将自己的幅能抬至一个较高的水平,下一轮开火则需要等到8秒之后。
对于低科船而言,经常可以通过适当地关盾用甲接伤害来在幅能交换中收益,这个时候束能长矛缺少emp的问题就会显露(但是可以通过同时搭载离子束解决,但个人认为相比速子长矛+引力子束的搭配并没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对于中科船,平均不高的盾效与装甲确实在面对束能长矛时相当乏力,但似乎面对其他光束武器也是类似的情况。
光束速度和伤害的问题我确实没有研究过,受教了。
个人重新思考后认为相对速子长矛而言的高伤害的确是一个较为重要的优势。
会对文章内容进行修订,感谢大佬提出宝贵的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