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1-29 14: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 舰船设计方案:**「星蚀级」相位战术巡洋舰**
**级别**:巡洋舰
**制造商**:扩展纪元科技集团
**设计定位**:高机动相位突袭舰,侧重侧舷火力与战术机动
---
#### **一、舰船造型与结构**
1. **外观设计**:
- 船体呈流线型菱形,长度略短于征服者,但侧舷加宽以容纳武器阵列。
- **视觉尺寸**:对标原版“厄运级”,避免过大导致碰撞异常。
- **质量**:1800(标准巡洋舰范围:1500-2200)。
2. **结构参数**:
- **耐久值**:8000(低于攻势的10000,体现轻量化设计)
- **装甲值**:600(原版巡洋舰平均500-800,平衡相位系统劣势)
- **护盾类型**:前向护盾(120°覆盖,效率0.8,维持能耗0.5/s)
---
#### **二、武器布局**
| 槽位类型 | 数量 | 位置 | 备注 |
|----------------|------|---------------|-------------------------------|
| **大型能量槽** | 1 | 侧舷中部 | 可安装离子长矛或速子长矛 |
| **中型混合槽** | 2 | 侧舷前/后部 | 兼容实弹/能量武器(如针刺炮) |
| **小型通用槽** | 3 | 舰首/尾部 | 侧重导弹或点防(如蝗虫导弹) |
| **内置武器** | 1 | 舰首固定 | 相位撕裂器(能量伤害,射程短)|
**设计依据**:
- 巡洋舰允许最多2大槽,本舰仅1大槽,通过混合槽提升灵活性。
- 侧舷火力集中,避免正面覆盖过多(参考征服者设计)。
- 内置武器为相位特化,不违反隐藏槽规则。
---
#### **三、核心数据**
1. **战术系统(F)**:**「相位裂隙跃迁」**
- **效果**:短距离闪现(最大距离1200su),闪现后3秒内护盾效率提升至0.6。
- **冷却**:20秒(原版辐射级为15秒,平衡巡洋舰规模)。
2. **机动性**:
- **战斗速度**:60(基础) → 闪现后短暂提升至90
- **转向速度**:25°/秒(笨重但通过闪现弥补)
- **大地图航速**:7 Burn(标准巡洋舰水平,战术系统不提升巡航速度)
3. **辐能系统**:
- **最大辐能**:16000
- **辐能耗散**:800/s(比例20,符合巡洋舰标准)
- **护盾角度**:120°(偶数,可转换为全盾60°)
4. **后勤与船员**:
- **最小/最大船员**:80/120(略低于原版巡洋舰,需高维护船插支持)
- **补给消耗**:18/次出击,18/月(高于原版14/月,平衡相位系统)
- **舰队点数**:18(高级巡洋舰标准,反映战术优势)
5. **武装点数(OP)**:
- **总OP**:275(满足武器槽需求后剩余45 OP,用于强化辐能或机动性)
---
#### **四、平衡性说明**
1. **优势**:
- 相位闪现系统提供极强生存与战术突袭能力。
- 侧舷火力可集中爆发,适配玩家操作。
2. **劣势**:
- 护甲与结构值低于同级舰,依赖护盾与机动性。
- 高补给消耗(需搭配支援舰)。
3. **AI适配性**:
- 战术系统设为“自动规避危险”,AI优先闪现脱离包围。
- 侧舷武器自动对齐目标,避免射界浪费。
---
#### **五、与原版对比**
| 指标 | 星蚀级 | 原版厄运级 |
|---------------------|-----------------|-----------------|
| **耐久值** | 8000 | 10000 |
| **最大辐能** | 16000 | 15000 |
| **战术系统冷却** | 20秒 | 15秒(辐射级) |
| **大地图航速** | 7 Burn | 7 Burn |
| **补给消耗** | 18/月 | 14/月 |
---
**总结**:星蚀级通过牺牲部分防御与后勤效率,换取相位战术的极致灵活性,适合作为玩家旗舰或精锐小队核心,但需舰队协同弥补其脆弱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