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讹论在当今幽默心理研究中占着主导地位,此理论历史悠久,且经久不衰。
普遍认为乖讹论最初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而18世纪的康德则被认为是第一个从乖讹角度给幽默下定义的人:
“幽默来自于从期待到期待落空的突然转换”(Attardo 1997:396)
简而言之就是不和谐,突如其来的不和谐,(戏剧中称之为突转)可以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有许多学者认为其实造成幽默效果的不是不和谐,而是不和谐的和谐解决。
攻势遇到辐射,说:“我禁盾了,不怕你换。”
辐射于是放攻势过去。
典范遇到辐射,说:“我盾效叠到0.2了。”
辐射于是放典范过去。
普罗米修斯遇到辐射,
辐射于是放普罗米修斯过去。
征服者遇到辐射,说:“爹!”
辐射说,“速子科技衷心祝愿您有美好的一天。”
虽然这里的笑话也借用了其他理论,不过大抵框架是明确的:
征服者打不过辐射的事实和其他舰船打得过辐射形成对比,并且以一个突然的方式跳出。
但是仍然不太明确,我们要借用的是什么样一个框架?这就要提到一个ABCDEF的理论,即环境-交互差错论。
一个囚犯被关了禁闭,每天就呆坐着。
第一天吃的是煎饼、第二天也吃的是煎饼、第三天第四天也吃的是煎饼。
囚犯愤怒地说:“难道你们就没有做其他吃的了吗?”
狱警回答:"不,这是因为煎饼是唯一能从门缝塞进来的食物。"
看到了吗?如果我们将煎饼的类别,即食物的本质属性记作A,其“薄”的特性记作B,
囚犯居住的环境记作C,由于禁闭而不能开门的特性记作D。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A+C+D → E ,即一般的食物不能送进来;
而A+B+C+D → F ,即煎饼因为“薄”而可以送进来。
而 D 和 B 其实是可以在文本中隐去的,我们想一想就能够推断出。
环境的交互结果因为事物本身的特性而发生变化,这就是一个不协调之处,亦即乖讹。
远神的乖讹之处何其多?征服者的烂盾、惩戒的什么都没有、霸主的人之领执念、英仙座联盟的低效和联姻混乱,还有学院牢大院长等等,
但是我们会发现,有些笑话都借用了乖讹框架,为什么还会有好笑程度的差别?这就要引入下一个理论了。
我问律师:“我的公司是不是马上就要倒闭了?”
律师回复说:“这很难说,你的公司现在非常危险。你必须立刻做出改变,否则你的公司一定活不过3个月。我刚才注意到,你公司的营业执照还有3个月过期。赶快去延长,不然公司就要关门了。”
这个理论很复杂,因此我没有引入。你可以理解为人对危险产生压力,然后危险突然得到解除的反应。
简单来说,就是用“危险”给你制造紧张感,再用“安全”释放掉它。
但其实,消解还意味着另外一种含义:一种似而言非的,但非常简单的谜题。人们很快地就能将其拆解并得到结论,进而产生发笑的情绪。
惩戒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就和A神商量数值的问题。
A神说:“‘远’字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旁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
惩戒说:“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
A神说,“教你个‘势’字门中之道如何?低科之道,至阳至刚,能一舰独挡大局。”
惩戒说:“攻势虽然皮糙肉厚,但以命搏命,整日伤痕累累、疼痛难忍,不学!不学!”
A神说,“那教你个‘盾’字门中之道如何?高科之道,运气而防,可保毫发无伤。”
惩戒说:“典范花里胡哨,抱着个手电筒打盾,过载辐射如水中捞月,不学!不学!”
A神说,“那我教你个‘动’字门中之道如何?中科之道,来去如风,如征服者般睥睨天下。”
惩戒说:“不学!不学!”
于是A神气得狠狠拍了惩戒三下,把惩戒的引擎拍坏了。
在这个笑话(和之前的笑话)里,最后一句话都是似是而非,需要人们稍作思考得出结论的。
这要求观众起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并且谜题不能太难,不然肯定是鸡同鸭讲,其对话也会非常尴尬。
更进一步讲,这种得出的结论也有好笑程度的差别,为什么?
(Superiority/Disparagement Theory)
柏拉图认为,幽默就是人们对于相对无能者的嘲笑与恶意,通过对别人的蔑视来获得优越感。
亚里士多德补充说明,喜剧,即模仿稍逊一等的人的行为可以使观众体会到幽默的效果。
Charles Gruner(1997)经过研究后重新阐述了优越理论,他的理论简要的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每一个幽默的情境都有一个(或多个)优胜者和失败者
2.乖讹总是出现在幽默情境里
3.幽默需要有惊奇这一要素
所以说为什么屈服者笑话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是真的蔡啊。
对人的优越论框架显然是不好笑的,但是对远神这个游戏社区来说,喊一万年的屈服者Alex也不会改盾效,而大家笑一笑也没有害处,不是么?
除此之外,用多种理论写就的笑话往往更好笑。
参考文献: